票房在首映日当天,就突破了10亿人民币,刷新了中国电影市场的首映日票房纪录。
导演是电影的灵魂,关于这点,唐3的确充满了陈思诚的风格,只不过比起唐1的惊艳,这一次变成了:
王宝强浮夸的演技,我之前写文章说觉得他这次变得很油腻,可这并不是他本人演技的问题;
说是喜剧吧,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,我在影院看的时候,观众还挺多的,差不多坐满的情况,也没见哪个片段,大家跟着一起大笑。
悬疑成分,更是让人失望,也没什么好剧透的,像我这么认真看电影的人,好几次都差点睡着。
唐3票房一路走高,人不在朋友圈现在已经30多亿了,但是评分却一直在降,现在已经低于6分。
不是观众的口味变了,而是电影实在烂,不然隔壁贾玲拍的《你好,李焕英》怎么就能把观众逗得又哭又笑。
唐1横空出世,很多人都有一种这样的感受:卧槽,陈导居然这么有才,电影居然拍得这么好。
在拍之前,他也毫不掩饰自己的野心:“我不想当被人分的蛋糕,我要成为做蛋糕的人。”
毕竟还没做导演的时候,他就经常抱怨,跟他合作的导演不懂戏,跟自己不合拍。
他一部导演的是电视剧《北京爱情故事》,这部剧在当时火得一塌糊涂,虽然有点矫情,但是很符合当时人们的价值观。
电影版的《北爱》借着电视剧的热度,和陈思诚给力的营销手段,也取得了非凡的票房。
这部电影在口碑上并不出彩,但是让资本看到了陈思诚赚钱的能力,他因此顺利地开始了电影市场的资本之路。
而是毅然决定拍悬疑片,还是喜剧效果的那种,难度非常之大,连万达都不看好。
也不会去关注陈思诚背后的资本运作,大家只是想看到好的电影,满足闲暇生活的娱乐需求。
为了挣钱的商业片是火不了多久的,为了挣钱的商业导演很难一直拍出好的电影。
不过他的商人思维很厉害了,去年的春节档,因为疫情原因,很多电影都无法上线,他当机立断:
让字节跳动为电影掏腰包,虽然这部电影字节给观众免费看,也没起什么水花,但是徐峥是没有亏钱的,这个操作也是资本运作的成功案例了。
啰嗦了这么多,我是想说,其实陈思诚跟徐峥一样,都是典型的商人思维,用的也是纯粹的商人思维去拍电影;
失去了刚开始那种内心肿胀的映射,变成了机械的商业拍片人,拍出来的电影越来越没有内涵,一部不如一部是注定的。
因为在巨大的资本化面前,其实很难保持内心的淡定和诱惑,他们需要圈钱快速。
等看完之后,才知道上当了,不值得花时间,也不值得花钱,当初的期盼都错付了。
我们的电影跟好莱坞系列还是有非常大的距离,你看漫威为什么能一直那么火,能拍出那么多经典的深入人心的电影。
因为它不仅仅是商业IP,还有非常底层且深刻的文化内涵在,首先它是一部电影,其次才是赚钱的方式。
陈思诚徐峥作为第7代商业导演的代表,在IP片,拍到第3部,就开始划水,也忒心急了,从电影的内容到宣传的模式,都无不显示他们着急回本。
像这次的唐3,其实也是大制作,陈导拍的也比较费力,没有松懈,制作也花了不少钱;
只是影片本身就是没有内容,没有内涵的,你怎么商业化的拍摄,你去东京拍,去纽约拍,请再多的国际巨星拍都没有用。
影片不仅仅是展现导演的拍摄手法或者制作费花了多少钱,而是它要给到观众最底层的初心:
这样的电影,第1部好看,第3、4部大概率已经看不下去了,后面的也只能越来越差。
截止目前,陈思诚凭借唐3的票房助力,已经跻身中国第一位百亿导演,这个成绩跟喜欢唐探系列的各位都脱不了干系。
希望不要沉迷于票房成绩,好好打磨下剧本,制作更好的影片内容,满足我们这些渴望好电影的影迷们。
PS: 写了七年公众号文章的我,最近开始喜欢上了真人出镜拍短视频,哈哈哈,太暴露自己了,希望不会掉粉。